


1、一定的运控基础:锻炼持球和拨球手感。
2、不借助辅助手的单手肩上投篮:锻炼投篮手型。
3、跳绳:锻炼小腿及脚踝的触地既弹。
4、单或双脚跳台阶保证脚尖落地:纠正起跳动作找到屈髋的感觉。
5、罚篮线向后逐渐延伸罚篮至极限距离,保证双脚不离地:锻炼上下肢连贯性。
6、双手持球至胸前进行纵跳:帮助找到积极抬小臂的时机和感觉。
7、将球至于身体中轴线上:保证投篮手和辅助手发力均衡。
8、拳击抱架及前手刺拳:有助于找到侧腕、顶肩、甩鞭的感觉,还有助于太高投篮手臂,非常好用。(这条非常重要,是我前天悟到的,昨天去实际试了一下,感觉纠正了很多,不在纠结侧腕了发力也流畅了,前倾也改善了,手臂也抬起来了)
9、抓住一切机会投空气球,家中常备一颗球:打球只能用来验证和固定姿势,真正开悟是在不打球的时候。
10、疲劳时不要投远距离,会打击自信息且姿势容易变形。
练习投篮好型拼拼图一样,总是找到一块关键拼图以为完美了,却又不自觉的丢了另外一块,总以为手感会常驻,心流模式会随意开启,结果第二场球又手感全无。可喜的是整体趋势是向上的。
复杂的主题和立场文章,需要多读几遍!